血压像过山车?规律做俯卧撑竟能拉平曲线,时间咋选?
每天服药如同例行公事,血压却起伏不定,时高时低。
谁能想到,被认为过于剧烈的俯卧撑,竟然受到科学关注:坚持练习,确实有助于让那个血压指标变得平稳一些。
消息公布之后,群内立刻沸腾起来——部分人跃跃欲试准备行动,另一些人则先发问:早晨空腹进行一组锻炼,是否会立刻导致血压飙升甚至引发血管爆裂?
先说结论:俯卧撑不是降压药,但它是血压的“减震器”。
这个动作虽然幅度不大,却能调动起胸部、肩膀、背部和腹部同时参与活动,血液在肌肉的挤压和按压下流动,血管随之进行舒展运动,它们的弹性也由此逐渐恢复。
实验中那些持续参与的人员,血压起伏变得平稳,情绪激动时也不会轻易出现面红耳赤的情况。
可时间点怎么选?
清晨醒来之时,身体尚未完全苏醒,血压呈现自然波动,骤然升高,心跳随之加快,频率明显增加,心脏感到有些不适。
非常渴望早起锻炼,首先在卧榻上舒展身体、活动脚部,接着进行若干次靠墙俯卧撑作为热身,以便让血脉逐步适应。
夜间则仿佛餐后缓行的进阶形态:躯体已然温热,肌体不感拘束,行数回跪式俯卧撑,既能助消化,亦可促安眠,连夜间思绪都安稳。
有人担心:俯卧撑不是会让血压瞬间飙高?
不必担忧,只要避免瞬间达到极限,那种短暂的增长就好比电梯上升两层,很快就会恢复平稳。
最危险的动作是急起急停,比如从沙发上一跃而起立刻尝试标准俯卧撑,或者练到脸颊发红仍然勉强坚持。
务必牢记,进行高血压相关运动时,必须遵循“逐步开始、保持平稳”的原则,动作的规范程度远比完成的次数更为关键。
实在做不了标准版?
墙推、桌边推、跪姿,都是官方认证的“降级套餐”。
不要轻视靠墙支撑练习,每天进行三十次,持续一个月,先不说手臂会变得怎样,爬楼梯时肯定不会气喘吁吁。
那位60岁的退休教师是个证明:起初跪着做10个动作时手还会发抖,后来能连续完成20个动作并且不气喘,血压计显示的读数也变得平稳了。
归根结底,俯卧撑算不了什么,关键在于“每天留出五分钟给自己”。
在这段时间里,可以插入日常活动之中:刷牙齿之前先做些推墙练习,电视连续剧播放广告期间可以完成几回跪地动作,又或者在等待水沸腾的当儿,在地面进行几次俯卧活动。
别追求一次做够,追求天天不落空。
就像攒零钱,攒着攒着就发现自己能买“健康”这个大件。
最后提醒一句:血压像脾气,别指望一招制敌。
药物需要服用,盐分必须控制,睡眠应当保证,情绪务必平和,俯卧撑仅仅是为血管开辟了额外的通道。
选早上还是晚上?
看心情,看作息,看当天身体状态。
只要不是吃完火锅马上就躺下,也不是通宵到凌晨两三点才临时起意去锻炼,那么时间安排其实没什么特别讲究的。
将俯卧撑比作清洁牙齿,达到一定数量,牙齿就能保持洁净;坚持足够时间,血压就能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