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红人MikeLingFitness回国创业,打造FitTime健身教学APP
如果你喜欢锻炼身体,可能了解新浪微博和优酷上非常流行的“MikeLingFitness”。他最为人熟知的系列视频是“四分钟高能快速家庭锻炼”。在回国开办公司之前,Mike在美国通过视频介绍他的健身心得,吸引了不少追随者。根据我的理解,一个拥有数十万追随者的健身达人,创立一个教授锻炼方法的软件应用,这看起来非常自然合理。Mike以及他的同事,他们开发出来的那个产品,其名称叫做 “FitTime”。
Mike 是个健身高手,他承认,最顶级的健身方法就是面对面的私人教练,不过这种服务远远无法满足中国数亿人的锻炼要求。所以,为了模仿教练和学员在现实生活中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情感联系,他们选择了真人秀这种形式,让 FitTime 的健身教学视频看起来特别像和线下教练一起锻炼的感觉。市面上其余健身软件,在内容编排上,偏向零散化、功能化,这是Mike看重的FitTime独特之处。
FitTime视频里的健身指导都是具备资质、拥有专业履历、并且署有真实姓名的专家。这种做法能够增强观众的信任感。譬如说,倘若医生在诊疗时隐藏身份,你是否会对其诊疗效果抱有信心呢?
FitTime的视频都是完整拍摄的,指导人员一直和锻炼者一起活动,共同付出汗水。指导人员会提示参与者做准备活动,会了解何时他们感到疲惫,并在那个时刻给予鼓励。指导人员还会恰当指出,具体动作的要点、呼吸的技巧、难度较大的动作的替代方案。Mike觉得,“这种感受非常类似于面对面的个人指导。FitTime 已经制作了五百多个拥有自主版权的健身录像,这些录像总共获得了三千余万次观看。
网络健身领域目前主要有三类模式,分别是提供线下服务的线上平台,辅助健身的数字应用,以及健身知识传播的影像内容。Mike认为,国内民众参与健身的热情尚在初期阶段,整个行业还处在成长阶段,实体健身场所的服务对象范围太小,同时这种模式会直接冲击传统行业的既得利益,所以线上线下结合的运营方式面临较多阻碍。网络健身应用往往存在发展周期短暂的问题,后续动力难以维持,市场开拓面临严峻挑战,尤其关键的是,这类产品很难从根本上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FitTime虽然具备制定锻炼方案、记录与展示成果、追踪成长状况、汇集健身资讯等实用功能,但在内容层面则通过独家推出运动指导录像来同其他竞争者形成差异。
关于前景,他表明,锻炼的实际作用是锻炼者能够持续进行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受众最迫切的要求,所以“材料是关键”是他们最根本的方针,也是将要更加巩固的护城河。接着,将在当前基础上,扩充影像的素材。再者,打算在影像中融入情感成分,为受众带来更佳的健身感受。第三,将更注重迎合顾客高阶化、定制化的期待,并借由商品实现。我们深信,卓越的商品、富有实质意义的信息能够引发顾客间的口耳相传。
跟许多互联网人士宣扬行业变革、打破旧有格局的言论不同,Mike指出,健身领域的发展趋势必然是线上平台与线下场所协同并进,而非彼此对立或取代。就商业前景而言,FitTime拥有广阔的发展潜力。他还坦诚,单纯提供健身教学视频远远不够,在当前创业环境中,任何行业的进入壁垒都只是阶段性的现象。当前市场上部分健身应用之间用户规模存在暂时性波动,但若立志打造一家卓越的、具有长远影响力的公司,关键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及整体商业运作水平。Mike表示,公司对所有商业模式的探索机会持开放态度,包括电子商务、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以及各类增值服务,均会积极尝试。
与FitTime相仿的,还有Keep、非练不可和动享国等平台。这个每年达万亿规模的市场,究竟谁能分得一杯羹,或许更取决于创业公司在产品上的持续投入以及团队的实际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