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是很多人的理想,对于注重体形的人来讲,塑造漂亮的胸大肌,腹直肌,腰部线条是众多男士的追求,而接下来这位人物却全部达成,且看他怎样训练。
这个年轻人名叫吴迪亮,他的学历背景是上海大学毕业生,虽然外表看起来这样,实际上他已经积累了长达十年的专业健身指导经历,并且目前从事私人教练的工作。他跟不少年轻人一样,起初健身只是为了塑造腹部线条,但做任何事都需要遵循正确的方式,于是他在网上广泛寻找方法,课余也通过不同渠道学习健身知识,最终意识到健身必须进行体系化训练,自己属于那种体重轻而体脂率偏高的人,所以每天都会抽空去健身房锻炼,而健身本身是一门强调实践的学问,经过多次尝试失败和受伤后,他从中吸取教训,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为了塑造理想的体形,这位男士投入了九个月的增肌与减脂过程,他透露说,增肌期间吃得极为饱足,而维持阶段又常常感到饥饿难耐,不过每当注意到身体轮廓的改善,就增添了持续前行的决心。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条,是借助影像资料来追踪体型的演变过程,尽管系统化锻炼已持续十年,各阶段身体尺寸数据均有备案,由此能清晰掌握训练成效,这些心得对大多数参与者同样具备实践价值。
个体之间差别极大,不能盲目模仿别人的锻炼方法和动作,对于网络上的各种信息需要加以分辨。练习动作时,必须结合自身身体状况,很多人可能因为关节活动范围有限而无法完成某个动作,因此不必勉强,可以寻找其他途径来克服困难。
重视多种柔韧性锻炼方式,健身爱好者要知道,关节活动能力很关键,这并非力量训练内容,却对力量提升帮助很大,不能只关注肌肉锻炼,关节活动范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上肢力量提升潜力,而髋关节活动性则影响臀部肌肉发展水平,但切记不要主次不分。
制定训练方案十分关键,该方案能助你超越增肌的停滞期。执行标准规范的锻炼,可促使目标部位调动更多肌纤维参与。有助于提升肌肉的清晰度与形态。所以针对训练动作,深蹲、卧推、硬拉这三项是极佳的初始动作,无论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者,都要坚持练习这些动作,这样逐步就能成为高手。
对于普通人来说,进行健身训练时,通常完成8到12个动作是比较常见的做法,这种方式比追求每次都做到极限或者随意地做30个,可能会获得更佳的成效,而且,在将训练次数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可以承担相对较小的风险,从而得到更大的回报。对于力竭状态,不建议采用彻底耗尽的方式,若能完成十次,那么训练时做到八到九次即可,这样不会妨碍下一组的进行,同时也能减少受伤风险,务必注意不要因小失大。
关于动作范围,许多人认为我锻炼时的动作范围都不够宽,但动作范围宽并不等于目标肌肉收缩的范围宽,很多人常常因为身体锻炼动作走样而显得范围宽,这种做法其实相当有害,要是缺乏锻炼基础,就应该多花些时间琢磨。
那么对于以上的训练方法,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