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腹核心-身体的承上启下的关键
1.腰腹核心训练重点
2.八块腹肌、马甲线,秀身材就靠它
人体的上半部分以胸背为关键部位,下半部分以臀腿为重要区域,腰部和腹部则扮演着连接的角色,如果这里脂肪堆积、轮廓模糊,那么整体比例就会失去平衡,无论上半身多么出色,整体观感都会大打折扣!试想一下,即便胸部肌肉匀称、背部线条流畅,却有一个明显的腹部赘肉,穿着衣物后,给人的印象会是非常臃肿。
女性同样如此,即便拥有丰腴的臀部与笔直修长的双腿,倘若腹部突出明显,也不会被视为女神,反而会联想到瘦胳膊瘦腿大肚皮的青蛙形象,甚至可能在地铁上有人主动让座,以为她已怀孕。
腰腹部对于整体体态起着决定性作用,是身体上下部分的连接点,维持良好体态非常重要!
当代女性普遍倾向于欣赏拥有明显胸肌和腹肌的男性体型,因此胸腰比(WCR)成为了衡量男性身材的重要指标。
有相关统计表明,现在大家不再像从前那样看重那些被视为地位象征的肥胖体态了。越是发展成熟、城市化程度高的地方,人们越欣赏能够体现男性体魄的健美特征,比如宽厚的肩膀和紧实的腹部线条,男性的身体比例也因此变得更有吸引力。
女性适宜的腰臀比例,常被视为理想体态的体现之一。通常认为,腰臀比接近0.7的女性,更能吸引他人目光。
女性的腰臀比例之所以被视为关键的美学指标,或许与其关联到健康及生育能力等深层择偶偏好有关。需要指出的是,骨盆较宽(即臀部较宽)的女性在分娩时相对更为顺利,发生生产困难的几率较低。同时,苗条的腰身也意味着体脂含量健康,是青春活力的体现(生理学角度而言,女性在停经后腰围通常会明显增长)。
身材的匀称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腰围的尺寸,同时它也直接关联到身体的健康状况。众多科学实验证实,腰围的粗细程度,与血糖、血脂异常等代谢问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联系。
运动爱好者们普遍认识到,腰腹部位肌肉群在身体活动中的核心作用,它不仅是身体强健和体态优美的象征,还是所有运动技能的根基。若核心力量不足,无法有效连接下肢与上肢,即便跳跃能力出众,也无法准确将球投出。
3.核心的作用-力量的传递的关键
核心肌群可以理解为,位于身体中间部位,承担维持核心区域稳定性的那些肌肉组织。
谈到“核心力量”这个词组,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六块腹肌、腰际沟槽、腹部轮廓等,这些是大家最了解、也最关注的肌肉区域。然而,它们并不能涵盖全部的核心肌肉。
核心区域的主要肌肉,涵盖腹部中央的直肌,两侧的斜肌,背部下方的肌肉,大腿前侧和内侧的肌群,还有身体内部深处的肌肉,例如靠近骨盆的肌肉等。
我们常说的美人鱼线、游泳圈,其实仅涉及躯干深处的直腹肌和内外腹斜肌。
关于中心肌肉群,很多人或许会认为,它们除了供人观赏、供人展示外,并无其他重要用途。实际上并非这样,先前也略有提及,在当代健身学说里,核心力量作为传输体系的中心,类似腰腹在体态上发挥的关键功能,上接下达,极为重要。
甩鞭子时,末端突破音壁
先举一个例子,不知道各位是否见识过舞动长鞭的表演?舞动长鞭时,驱动力来自双手,然后经由鞭身传递至鞭梢,只要力量传递顺畅,就能产生巨大的声响。
但是要知道,那个轰鸣巨响,并非其他什么,而是鞭梢突破音障时发出的声响。仔细琢磨一下,我们手部的动作再迅捷,也无法追上声音的速度——每时辰可达一千二百二十四公里。然而经由鞭子传导,我们手部施加的力道,竟能超越音障,冲破界限,实在令人惊叹!
有人好奇,这难道与我无关吗?这同锻炼以及中心力量,同腹部肌肉,又存在怎样联系呢?
网球扣杀与甩鞭子
我们的躯体其实具备类似鞭子的运作机制,拥有一个能量传递体系,称作动力传导链。若将双腿视为挥鞭时的手柄与握持部分,作为动能的根基,那么身体末端的工具,例如球拍或拳头,便相当于鞭梢,是最终力量释放的节点。而腰腹、腿部及背部等躯干核心区域的肌肉力量,则扮演鞭身中段的角色,承担着能量传递与加速的重要功能。
换言之 ,倘若身体根基不够稳固,大腿和腰部的力量便难以有效传递至上半身及手臂末端,因此无论是进行深蹲或硬拉训练,还是参与网球击球和篮球拉杆动作,表现都会大打折扣。
核心力量对于维持脊柱平衡至关重要,也是塑造良好体态的基础。倘若核心力量不足,就极易出现脊柱弯曲、骨盆异常等体态缺陷,甚至还会波及到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
因此,不论是为了你们的腹部肌肉线条、背部肌肉轮廓,还是为了拥有更优雅的身形,又或者是为了提升深蹲硬拉的锻炼效果、改善球类运动的表现,都应当着力加强你们的核心部位肌肉。
接下来,先谈谈大家最关注的腹直肌,也就是那些块状腹肌,然后说说整个核心部分,具体应该如何锻炼最为有效。
4.核心,怎么练?
腹直肌
腹部肌肉在生理角度上并非单一肌肉构成,而是腹部肌群的集体称呼,涵盖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以及腹横肌等主要部分。不过通常提及的腹部肌肉,主要是指腹直肌。
腹肌锻炼既能改善肌肉的轮廓和外观,使体态更显匀称,同时也能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和力量传导的效能。然而,要想练出漂亮的腹部肌肉,必须先掌握几个关于腹肌的基本事实。
真相一:腹肌显形靠练腹?
腹部肌肉是否显现,跟身体脂肪含量关系很大。假如脂肪比例偏高,肌肉就很难显现出来,而一旦脂肪比例足够低,就算不刻意锻炼,肌肉轮廓也可能清晰可见。
此外,身体无法选择性地瘦某个部位,减脂并非能精确控制部位。想要缩小腰部就专门锻炼腹部的人,从一开始就思路不对!
而且腹部直肌的发育能力十分有限,尽管进行针对性锻炼能够改善体态并提升视觉美感,却无法显著增大肌肉的尺寸和周长。因此,若想展现腹部线条,控制体脂含量或许比专门锻炼腹肌更有成效。
真相二:腹肌数量谁来定?
最近,那位来自阿拉伯的IFBB(国际健美联合会)职业选手穆罕默德·阿里,因为拥有十分清晰的腹肌线条而迅速走红网络。许多人看到后都好奇,究竟应该如何锻炼才能获得类似的腹肌呢?
实际情形是,腹肌的多少在你刚出生时就已经确定,假如你天生就有六块腹肌,那么不管多么努力锻炼,都不可能增加到八块。(当然,也存在你原本就有八块腹肌的可能,只是因为一开始下腹部脂肪过多,遮盖了其中两块。)
同样,腹肌的外形是由先天的身体构造所决定的,天生腹肌分布不均的人,依靠后天的锻炼也无法调整和修正。
Tips:决定腹肌数量和形状的关键——腱划。
肌腱属于结缔组织,不具备收缩功能,主要功能是连接肌肉并固定其位置。肌腱的构造有助于增强肌肉的效能,能够避免运动过度时腹肌发生断裂。
腹肌的多少取决于腱划的多少,腹肌的形状和对称性取决于腱划的位置,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
此外,肌腱隔膜虽然界定了腹肌的多少和形态,但肌腱隔膜并未彻底分离肌肉,因此活动时腹直肌会同步运作,腹肌也无法分部位进行锻炼。
真相三:练腹为何会粗腰?
努力锻炼腹部却不见腹肌显现,或者腹部肌肉没有增长,腰部反而越来越宽,这表明锻炼的部位可能不正确。
许多健身爱好者致力于打造人鱼线(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与马甲线(腹直肌),于是在腹部锻炼时增加了负重动作,比如手持哑铃的体侧屈,以及各类提拉和旋转练习,意图对腹部肌肉进行周全而彻底的锻炼。然而,他们人鱼线和马甲线迟迟不见成效,腰围却持续增加。
这是为何?事实上,你观察到的迷人腰线,并非全然源于核心锻炼成果。如同腰间沟壑,倘若体脂率不够低,再出色的人鱼线也难以显现!此外,追求曼妙精瘦的腰腹,平日里需减少相关活动,更不宜刻意强化你的腹侧肌肉!
做仰卧起坐时,腹斜肌已经受到相当明显的锻炼,普通大众没有必要再单独练习这个部位。
腹部两侧的肌肉和正中的肌肉有所不同。正中的肌肉增生能力有限,因此不容易使腰部变粗,而两侧的肌肉却具有显著的体积增长潜力,稍加锻炼就能见效,可在短时间内让腰围明显增大。
此外在常规的多部位大重量锻炼里,例如深蹲、硬拉,乃至经典的仰卧起坐动作,腹部侧边肌肉其实已经参与其中,并且获得了充分的锻炼效果,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额外加大针对性的训练强度,那腰围不增长还能怎样呢?
你说你壮的是肌肉?穿上了衣服,谁又能分辨出你的宽腰是脂肪还是肌肉?费尽心思锻炼,还是被当作个体型庞大的人(当然肯定身体好多了)。
因此,若要避免腰部增粗,就无需特别强化侧腹肌。腹肌锻炼通常在大块肌肉训练完成之后进行,主要作用是在力量训练之后,对腹部肌肉进行深入刺激,以塑造肌肉线条。所以针对腹肌的专门训练,小负荷、高重复次数、多组数是核心要素。
课后作业
1.动态桥式
仰卧,膝盖与髋同宽,脚对齐膝盖
吸气双手上举过头顶,保持8次呼吸
呼气双手来到身体两侧,抬起髋部向上,保持8次呼吸
2.动态脊柱扭转
仰卧,双手打开弯曲手肘
吸气,抬起双腿弯曲膝盖
呼气膝盖倒向右侧不要着地
保持10次呼吸,换边
3.船式
坐立,双腿离地,双手握住膝盖窝
手肘内夹弯曲,脊柱延展,保持10次呼吸
4.猫式/牛式伸展
手对齐肩膀,膝盖对齐髋部
吸气延展脊柱向上,保持10次呼吸
呼气低头弓背,保持10次呼吸
5.斜板式
双手对齐肩膀,双脚与髋同宽
腹部内收,保持5次呼吸
6.幻椅式
双腿并拢,弯曲膝盖,膝盖不超过脚尖,臀部向后
腹部内收,腰椎延展,双手上举合十
7.船式变体扭转
坐立,弯曲膝盖,脚踩地,双手在后脑勺
扭转向左,左脚离地,向右侧偏移
保持10次呼吸,换边重复
8.仰卧放松
躺下来,弯曲膝盖,脚踩地
腹部内收,双手打开掌心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