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诺德·施瓦辛格的成长历程:童年艰辛与健身之始
1947年,施瓦辛格在奥地利格拉茨附近的塔尔镇出生了。他的父亲性格固执且多疑,一直偏心哥哥梅恩哈德,对他态度冷淡。后来他才明白,因为母亲奥莱莉亚比父亲小15岁,父亲一直怀疑他并非亲生。战后初期,奥地利人的生活十分困苦。施瓦辛格长大之后仍然记得,他家里曾经购置过一台冰柜,全家人因此欣喜若狂,这件事竟然是他童年时期最难忘的欢乐时刻。
青少年时期,施瓦辛格的学习成绩很普通。他个性阳光,与人相处友善,体魄强健,并且体格高大,因此在同龄人里很受欢迎。他继承了父亲对力量训练的浓厚兴趣。1960年,作为业余足球运动员的他,被教练带到健身场所,初次拿起杠铃的那一刻就迷上了健美。
1962年,施瓦辛格开始进行健美训练,在朋友们遗憾的目光里,他放弃了曾经最钟情的足球运动。五年之后,他赢得了欧洲青年健美界分量最重的奖项“少年欧洲先生”。紧接着的几年里,他又陆续捧回了“欧洲最佳男子身材”、“欧洲先生”以及“世界先生”等多个极具分量的头衔。
1968年,施瓦辛格作为世界知名的健美运动员,终于达成了童年的夙愿——前往美国定居。他认定那里有他梦寐以求的广阔平台——好莱坞。1969年,他出演了电影《大力神在纽约》,初次登上大银幕。不过由于角色塑造不够自然,加上口音问题,表演显得有些笨拙。这个经历让他决心下大力气提升英语对话能力。1977年,他创作了个人生涯纪录片《青铜力士》,使大众认可了其作为电影人的身份。
1982年,他加盟了影片《野蛮人柯南》的摄制,担纲男主角;次年,导演卡梅隆又选中他出演了影片《终结者》中的核心反面角色。这一系列选择令他声名鹊起,但也导致他之后一直被定型为健美先生的刻板形象。附图是电影《终结者》的某个场景
图为电影《终结者》剧照
年轻时的施瓦辛格
年轻时的施瓦辛格
年轻时的施瓦辛格
年轻时的施瓦辛格
年轻时的施瓦辛格
年轻时的施瓦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