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这两个字摆放在相亲角最突出位置,却往往被理解成一件纯色上衣、一对耳饰。
先前经过那家咖啡厅,遇见一对男女,男方脸庞异常光洁,女方香水味浓烈刺鼻,他们谈论的全是房产价格、年度奖金,以及双亲的养老储蓄。
五分钟后空气像沾了油,俩人互相翻白眼走人。
干净在哪?
连情绪都在滴脏水。
邻座有一位老妇人,她的短袖衫洗得非常洁白,指甲缝中尚残留着些许泥土,脸上却洋溢着如同新晒过棉花般的笑容。
她与售货员谈论多肉植物的越冬事宜,语气平和,周围的人没有谁催促她,也没有谁对她说话的速度感到不耐烦。
我猛然明白了心境澄澈的模样,不争辩言语,不发泄不满,不借助情感胁迫他人,宛如一汪清泉映照自身。
王姐在单位经常受到批评,说她缺乏时尚感,然而她电脑的背面却贴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别责怪地球”。
谁发牢骚她递杯温水,等话说完了再补一句“我能帮你做什么?
”。
谣言在她跟前自动熄火,因为她从不转播,像自带防火墙。
一年之内,她竟然得到了晋升,上司私下透露,组建队伍主要考虑的是省事。
再说关系清爽。
小婉微信联系人列表里,置顶的仅少数几个头像,婆婆的照片、父母的照片、丈夫的照片,再有一个是健身课程的接待人员。
她说:“留太多人,心脏变小。
每逢节庆,她不去夫家争掌勺之位,也不往娘家较礼物之优劣,而是将双方长辈聚拢一处涮火锅,用完餐各自返程,彼此无需承担亏欠。
七年夫妻,很少激烈争吵,有个办法是冲突发生时立刻休息,第二天就清除所有对话文字,仿佛将弄脏的器皿扣置一旁晾晒干净。
心理学管这叫“内在清洁”——先擦自己的镜子,再去看世界。
这种训练方式很怪异,睡觉前要写三句不满的话,看完就扔掉;遇到人之前先喝点凉水,把到了嘴边的尖话先吞下。
坚持两周,你会感觉耳边的噪音像被拉掉了插头。
真正的干净不是无菌房,更像老灶台。
火烧过、油渍过,抹布顺手一抹,照样能炖一锅好汤。
那股子亮,是经历之后的通透,知道哪些锅该掀、哪些火该熄。
你不必天天穿新衣服,只要心里少挂几根钉子,走路就不刮裤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