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物理治疗日:聚焦康复训练,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
9月8日,是世界物理治疗日。
这个日子,感觉比较生疏吧!康复医师们的节日,是1996年确定的。它让理疗师们明白,他们对于促进和守护人类整体健康,承担着非常关键的任务。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的医疗专家们此刻正指导病患开展肩部肌肉功能恢复活动
正好赶上上海市级医院举办的“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以及“医院开放日”活动,新民晚报记者前往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闵行院区)的康复大厅,亲身感受了平衡训练仪、步态分析系统等现代化设备的功能。
康复医学科主管技师吴一鸣向笔者说明,老年人遭遇意外伤害的主要方式是摔倒,其中肌肉力量减弱、平衡能力下降是关键因素。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能够显著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
站立时膝盖要绷直,医生一直强调要保持直立姿势,刚开始的难度较低,普通人可以顺利完成,但角度逐渐增加,速度加快后,记者不得不抓住扶手支撑,这个设备能够针对患者不同的平衡问题,设置不同的训练方案,吴一鸣这样解释,这台仪器的特别用法,就是单脚独立,几秒钟之后,记者就站立不稳了。
患者正在反重力跑台上进行腿部恢复训练
反重力设备,初见时,看似普通健身器材。稍等片刻,需穿戴紧身衣,医师会将紧身衣与气密舱对接。持续充气过程中,身体会产生漂浮感,仿佛身轻如燕。该装置适用于骨骼科、内科病症,以及老年群体和神经系统的恢复。吴一鸣在旁边说明,反重力平台能调整减轻程度,直至患者能自行站立,或下肢不适感减轻。
记者借助旁边的屏幕,能够即时观察到自身下半身的活动情形。吴一鸣指出,这个反重力跑步机还具备“不适”设置,能够记录身体对于训练量级的感受,有助于监测使用者的身体恢复状况。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主管技师吴一鸣,在右侧,指导患者借助外骨骼机器人,开展腿部肌肉功能恢复练习
康复师们当场教老人如何避免摔倒。顾阿姨表示,原先认为康复只在生病后才需要,现在明白预防同样关键。这些器具既合理又好玩,使我们对长者的健康维护更加有把握了!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和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的康复联合病房,吸引了许多附近居民前来了解情况。该病房今年四月于梅陇社区正式开放,五月起接纳转诊病人,采用“高级医院规范、基层收费标准”的运营方式,六月构建起完善的“高级综合—基层”协同诊疗体系。这表示居民们可以在自家附近获得老年医学中心的康复医治,确实让医疗条件普及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