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康(化名),这位来自安徽的健身爱好者,健身多年后萌生了参加健美的想法,在强烈的好奇心和追求成功的欲望推动下,他选择了铤而走险。他借助网友介绍的秘密途径,购置了睾酮类固醇药品和精密的注射工具。从那以后,他每隔三天,都会谨慎地为自身施行肌肉注射。
开头的阶段,成果十分显著。他先前只能勉强做够十次卧推,现在却能毫不费力地完成十五次。他的肌肉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强,这种变化让他感受到了明显的进步,从而更加确信药品的非凡作用。
不过,这种状况维持的时间并不久。才过了三个月,代康就发现身体出现了一些不寻常的变化。他的脸上突然冒出了很多痘痘,原本平整的肌肤变得非常不光滑,即便他尝试了各种方法来去除痘痘,效果都不理想。此外,他的情绪也变得很不稳定。过去性格很温和的他,现在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就生气,和同事以及朋友之间的相处也因此变得不愉快。
最近一次身体检查时,代康发现肝脏状况很差,转氨酶数值远超标准值。他的生殖系统也遭受重创,雄性激素分泌不均致使性能力下降。随后,他身体浮肿起来,外表不再显得强壮,反而显得臃肿。当他照镜子时,内心充满悔恨和绝望。
《法治日报》记者近期通过调查了解到,健身健美领域中的一些人为了取得更好的锻炼效果,会采用药物来辅助提升运动能力。这类药物的使用如果过度,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以代康为例,像他这样在用药后感到懊悔的人其实并不少见。
值得留意的是,我国对药品的制造、贩卖和运用都有严谨的管理。倘若没有获得相关药品制造、经营许可,随意制造、贩卖类固醇药品,或把类固醇当作非药品贩卖,都属于违规行为。不过,社交平台上仍有一些博主发文宣扬,将其包装成“健身新科技”。另有一些销售商在互联网上售卖所谓“健身特效药”“肌肉增长法宝”,收货后却发现在药品相关标识方面全无体现,部分产品甚至缺乏像样的外包装,完全无视相关药品监管条例以及购买者的身体健康状况。
用药带来副作用
浙江省的王良(化名)已经坚持自然锻炼超过七年了。不过自去年起,他感到健身效果越来越差,感觉身体已经达到极限,似乎不会再有明显的进步了。
王良向媒体人员讲述过往经历,为了超越自我,他聘请了一位相熟的专业健身指导,共同实施Cycle方案,该方案通常涉及运用激素类药物或其他合成代谢品,配合周期性训练与营养补充,以实现肌肉增长和脂肪降低的目标,他每周需服用五种药剂,并注射三种针剂。成果十分显著,体感仿佛被注入了空气的球体,力量明显增强,过去难以举起的物体现在也能轻松完成。最初健身时的那份冲动重新涌现,每日都渴望前往运动场所进行锻炼。
长期服药之后,王良察觉到自身状态出现异常。平素心性温顺的他,性情变得极为急躁,某次因琐事与家人口角,竟然将房门踢坏。
接踵而至的困境尚未结束。这类激素类药物不宜长期连续使用或频繁注射,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后需要停药,并实施HRT(在激素周期结束后,一种促使机体迅速回归正常状态的治疗措施)。
一段时间试用PCT之后,因为体内激素分泌急剧减少,可以清楚察觉到身体状况每况愈下。面部频繁长出痘痘,背部布满痤疮,力量能力也大幅衰退,甚至比用药期间还要糟糕。某个夜晚突然剧烈咳嗽,次日前往医院就诊,确诊罹患哮喘,同时肝脏、肾脏功能也显现出问题。在医疗机构调养了半载,身体状况仍未好转,如今连常规活动都感到吃力,王良表示,建议大家将安全放在首位,与“科技”保持距离。
媒体在社交网络上查询到,类似王良的情况并不少见,许多人从自然锻炼、健美活动,改而成为“科技战士”。他们当中,有些人通过发帖,展示自己借助科技手段后,力量和肌肉的增长情况,另一些人则因为药物的不良反应,感到深深的懊悔。
推荐帖引流卖货
怎样合理运用类固醇,初学者必须关注以下事项!用量要恰当,逐步增加,注意防护措施,搭配其他药物,发挥各自优势。例如睾酮和抗雌药物并用,可以防止雌激素过量引发的水肿及乳房发育等问题。若有疑问欢迎探讨,我们将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正确使用,防止不良竞争。
向您介绍一种极其温和且无风险的口服增肌方案,包括特力补、美睾酮和氧雄龙,它只会助您实现纯粹的肌肉增长,不会导致水分滞留,也不会引发女性化现象,要么通过努力获得成果,要么留下遗憾!
媒体发现,网络上存在大量以展示健硕体格照片吸引注意力的帖子,声称通过合理使用合成代谢物质实施周期方案,可以降低或消除不良影响,从而实现“强壮男性”的目标,以此招揽顾客。行业内部人士透露,这些发帖者实际上是销售违禁药物的商人,他们假借“科学健身”的名义,鼓吹大量使用各类合成代谢制剂进行口服或注射。在购物网站,通过输入“先进运动”“肌肉强化针剂”等字眼,也能够发现众多销售类固醇药品的摊位。
记者接触了部分自称“健身专家”及“健美达人”的人,这些人很快将一份Cycle训练资料发送给记者,同时说明这些内容仅为参考,实际运用需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进行相应修改。
先取一个月的口服类固醇药品,少量试用一下。根据网名“健身吴哥”的博主建议,记者购置了康力龙、美替诺龙、氧雄龙、美睾酮,总共收到4个瓶子,每个瓶子大约有100片小药丸。这些药品的外盒像是自行制作的,全部是英文标识,并且有褪色、字迹不正等问题。扫描外包装上的条形码后没有任何反应,药瓶上也没有任何文字说明。
不必担忧任何不良后果,我将为你量身打造饮食方案和锻炼安排,不会发生网上流传的那些负面状况。等服用一段药物之后,便可以开始使用针剂,注射器在网络上很方便就能购得。
依照国家相关法规,注射器能够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售卖,不过必须持有“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否则即构成违法贩卖行为。经过媒体人员在网络购物平台进行查询,部分网店商家具备医疗器械销售的相关凭证,而其余店铺则完全没有任何经营许可,显然属于个人私下转卖。
私自销售或违法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类固醇类药物并不能随便使用。
据消息透露,所谓能快速增加肌肉的药物,例如群勃龙、氧雄龙,其实都是合成代谢类固醇制剂。依据2025年公布的禁用物质清单,群勃龙、氧雄龙这类合成代谢类固醇被归类为蛋白同化药品。它们属于国家严格监管的违禁物质,不允许在非治疗情况下使用。
依照《反兴奋剂条例》的要求,国家对目录中所列的禁用物质进行严密管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禁止私自制造、贩卖、输入输出。对于蛋白同化制剂这类兴奋剂,国家采取处方药制度,必须由具备开方资格的医生开具处方,患者才能获得。此类制剂即便具备医疗价值,也仅能用于治疗相关病症,不可用于非医疗目的。用于非医疗目的增肌使用,同样属于违法使用兴奋剂的行为。
记者查阅公开信息得知,针对违法制造、售卖蛋白同化制剂类兴奋剂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走私、非法经营、非法使用兴奋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明确规定,若未经许可交易兴奋剂目录中的物品,且情节恶劣,则应按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以非法经营罪名进行审判,刑期可达五年以内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需缴纳违法所得一倍至五倍的罚金;若情节极其恶劣,则可能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需缴纳违法所得一倍至五倍的罚金,或被没收财产。
目前健身和健美行业里,部分人遇到自身能力瓶颈时,转而采取不安全的“取巧方式”,各式各样的“快速增肌药品”被广泛使用,这些人变成了“药物依赖者”,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后果。过量使用类固醇制剂不仅会对身体产生永久性损害,也背离了健身运动的本意。
接受访问时,一位经常锻炼的人表示,在不少健身群体中,几乎已经形成一种普遍看法:注重训练的耐受力,而非天生条件。当看到周围的朋友都在借助药物来提升训练效果时,他也不免产生些动摇。通过认识的人,他已购得名为美睾酮的“肌肉增长特效药”,但仍在考虑是否要使用。他时常会想,要是牺牲了身体健康,当初健身的初衷又是什么?
漫画/高岳
珍爱生命,远离“科技”健身
我是一名健身教练,已经有十几年的健身经验。
以前,我一直采用自然方式锻炼身体。作为健身指导,我比许多人更清楚合成类物质可能对身体带来的伤害。不过,近四年来我的体型和力量几乎没进步,每天还要投入许多时间进行锻炼,否则肌肉会持续减少。那段时间我感到十分煎熬,渴望尝试健美训练,希望超越个人极限,但若不借助外部力量(“科技”),几乎难以实现。于是我一头“扎”进了药圈,并且越陷越深。
经熟人介绍,购药价格更为优惠,药品质量亦有保障。另投入数千元精心筹备方案,以防用药期间身体产生严重状况,故此安心实施治疗。
起初,我还能依照安排,严格把控用量。可当体会到肌肉增强、打破个人极限的好处时,我忽视了“捷径”可能引发的后果,慢慢提高了剂量,偶尔还会一天注射两三次。
此后不过两个多月,我仿佛完全变了一个人:脸上和背上爆出许多痘痘,各种祛痘药都效果甚微;性情变得异常暴躁,稍有不顺心就怒发冲冠;身体已经离不开药物,已经形成了依赖;体检结果显示肝功能严重异常,转氨酶数值远超正常标准;心脏也亮起了红灯,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急剧上升;生殖系统同样遭受重创,睾酮分泌紊乱引发性功能衰退。
现在回想起来,心中满是悔恨,这种情绪挥之不去,可即便已经停药快一年了,身体上受到的伤害或许已经无法弥补了,而且,我到现在才明白,我服用的药物极有可能是出自小型工厂非正规生产的,我或许已经服用了大量无效的药品,却一直蒙在鼓里。
由于大量服用药物,竞技健美这项运动中,因滥用类固醇导致过早死亡的情况相当常见。据我了解,从2017年开始,每年都有数名乃至数十名健美选手,因为药物使用过量等缘由而去世。健美圈内持续传出令人痛心的消息。
提醒各位,身体是个人最珍贵的资源。我清楚现在有些刚接触健身和健美的新手,包括大学生,因为好奇等动机开始给自己使用“科技”。绝不要为短暂的炫耀心理而损害我们的身体,因为这会带来无法承受的后果。肌肉可以通过时间逐步增长,但健康一旦受损就难以挽回。务必悉心呵护自身,方能维持健康状态,也才能在健身和健美领域不断前进。
(本报记者张守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