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上而言,腹肌只有一块,只是形状上各有不同!
阿诺德·施瓦辛格作为体坛上极具盛名的健美选手,即便如此也未能练就标准的六块腹肌,这或许是他运动生涯中一个难以释怀的缺憾。
略微翻看了下回复,不少回复都含糊不清,令我感到迷茫,因此,我决定采纳排名靠前的答案,以便大家借鉴和参考。
安诺德受遗传因素影响,每天训练八小时仍难练出六个腹肌。有些人能练出八个可见的腹肌块,有些人练出六个,还有些人只能练出四个,比如阿诺德,极少数人或许能练出十个。这些差异只能由遗传决定。
假如一个人天生拥有六块腹肌轮廓,那么无论他进行多少次仰卧起坐、卷腹运动,或者其他任何锻炼腹肌的方式,都无法增加腹肌的数量,最终最多只能形成六块
阿诺德即便没有先天赐予的优势,却并不会影响他成为健身冠军
由此可见,我们不必过分在意自己腹肌的数量,或者腹肌是否均匀,需要更加重视的是,你是否足够勤奋,使腹部的线条能够匹配你的抱负。
这个视频链接来自知乎平台,具体地址是它的视频区,视频编号为1222264922601611264,用户可以通过这个链接观看相关内容。
身体核心部位是多数有胎盘动物相对脆弱的区域,这或许与需要保持直立姿势有关,不过人类腰腹的肌群特别结实,既显示出力量感,又具备协调性,还带有视觉上的吸引力。
它确保了中心稳固,可惜的是,多数人已经丧失了这种能力;它关乎气体交换,可我们连呼吸这种维持生命的常规动作都完成不好;它影响脊椎活动,然而,有多少成年人腰部毫无不适?
胸腔上部的器官受肋骨环状结构覆盖守护,而胸腔下部的器官则由腹横肌、腹内斜肌、腹直肌和腹外斜肌这四层肌肉共同承托防护。
这四块腹肌,分布在横向、斜向、竖向,形成米状格局,围绕整个腹部,如同包裹快递时,在箱体外部缠绕的封条。
这四块肌肉的伸展区域已经超出腹部界限,它们环绕着胸部外围并连接到胸腰筋膜,从上到中部肋骨,从下到腹股沟带。它们覆盖的广阔范围、特殊的重叠布局、纤维走向的相互交织,让它们作用显著,价值很高。
腹直肌:
腹部肌肉的构成,主要取决于这块肌肉,它是天生的,依据腱划的分布情况,可能是均匀的,也可能是不均匀的,数量上可能是六块,也可能是七块、八块、九块或十块等等,总之是无法改变的。
腹直肌为位于中线两侧的一对长带状肌,表面背腹直肌鞘包裹。
起点:耻骨
止点:剑突和第5~7肋软肋
腹直肌内部有3到4道横向肌腱作为分隔结构,这些肌腱与腹直肌鞘的前部膜层紧密连接在一起。
收缩功能:躯干屈曲
腹外斜肌:
腹外斜肌是一块宽阔扁平的肌肉,处在腹部前方外侧的表层位置,它的起始点呈现不规则的波浪形边缘。
起点:第5~12肋外侧面
止点:腹前壁正中的白线
收缩功能:同侧肩向对侧髋转体,同侧侧屈,脊柱前屈。
腹内斜肌:
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的深面
起点:胸腰筋膜、髂脊、腹股沟韧带外侧
止点:白线
收缩运动效果:单边发力能让脊柱向同方向转动并发生同向弯曲,两边一起发力则会使脊柱向前弯曲
腹横肌:
腹横肌位于腹内斜肌的深面,肌纤维横行。
起点:下6肋软骨、胸腰筋膜、髂脊和腹股沟韧带外侧
止点:白线
收缩功能:可使腹部直径变小、脊柱屈曲、侧屈、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