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半年引体向上背阔肌没效果?掌握这些姿势很关键
练了半年引体向上,背阔肌还像两块软面饼?
运动场馆中,大多数参与者进行的是利用手臂进行的力量训练,锻炼后双臂肌肉感到剧烈颤动,然而背部肌肉群却几乎不受影响。
别急,问题不在重量,而在神经不会“叫醒”背阔肌。
先把目光从横杆挪开,看肩胛骨。
多数人一抓杆就把肩膀塞进耳朵,背阔肌立马罢工。
正确姿势:先沉肩,再想象“把肩胛骨塞进裤兜”。
这一个小动作,能把拉力从肱二头肌偷回背阔肌。
研究显示,肩胛预收紧可使背阔肌激活度提升28%。
握距别太宽,也别太窄。
距离肩膀外侧1.5倍肩宽数据最为稳定,既有助于使背阔肌得到伸展,又不会将所有负担都施加于肩关节周围的小肌群。
手心略微合拢,形似牵引而非捏取,手臂与地面保持直角,前臂仅作支撑,背部肌肉才是动力来源。
起身那一下,别急着抬头。
下巴先找地面,胸口慢慢迎向横杆,速度越慢,背阔肌越吃力。
倒数到三,使肌肉伸展,如同拉开弓弦,以便下一次能射得更远。
如果一口气还拉不了五个,弹力带不是“作弊”,是“翻译”。
选蓝色或黑色,挂在膝窝里,带子越粗,越替你省劲儿。
完成三组,每组八次,确保动作过程中保持稳定,两周后更换更细的阻力,背阔肌将逐渐学会自主发力。
家里没引体架?
一条毛巾+餐桌也能练反向划船。
躺在桌下,胸骨碰桌沿,脚跟点地,肩胛骨收紧后拉。
一组10次,背部热得像开了小灶。
核心别偷懒。
空杆引体向上时,腰腹松垮,身体晃成钟摆,一半力气被卸掉。
每日将平板支撑时长增加一秒,确保腹部紧贴骨盆与肋骨相接处,体态会马上变得标准。
别天天拉。
背部肌肉需要三天时间才能恢复,每周二和周五进行背部训练,周日再进行高位下拉练习,保持这样的训练节奏,肌肉线条才能快速显现。
练背跟谈恋爱一样,先学会“聊”,再谈“量”。
背阔肌一旦会说“嗨”,引体向上才真正变成“背部雕刻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