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会游出游泳肩?老年人适合啥运动?健身常见坑你踩了没?
游泳也能游出游泳肩?
肌肉男就一定健康吗?
跳广场舞也能跳出病?
老年人究竟适合那些运动?
围绕网民热议的话题,
记者采访了北京小汤山医院康复中心主任武亮博士,
让他说说这些健身常见坑你跳了多少。
一、游泳
夏季炎热,不少运动达人选择转战游泳池,
游泳不仅是消暑的好方法,
也能增强心肺功能、锻炼身体灵活度,还能减肥燃脂。
但有人在划水时越来越吃力,
这时就要注意警惕“游泳肩”了。
什么是“游泳肩”?
水中活动时肩部活动过多造成的肩部病症,医学上称为"肩关节撞击症候群",包含肩关节盂唇构造受损、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受损,以及关联软组织受损,这种病症在游泳活动中最为常见。
为什么有些人会得“游泳肩”呢?
运动姿态不正常,水中活动强度过高,划水装备使用不妥,上肢关节过于松垮,肩部肌肉力量不足,这些情况都可能成为导致游泳伤肩的原因。
如何预防“游泳肩”呢?
需要加强力量,提升肩部稳固性。活动前务必做好准备,比如头部向前弯屈,向左右转动背部,重复做10到15次来活动颈部;肩膀向上耸起,双臂画圈,以及做扩胸动作,每项各重复10到15次以活动肩部和胸部;弯曲膝盖和髋部,交替做下蹲和站起动作,每项也重复10到15次来活动膝部。
需要维持标准体态,身体在水面保持平稳,肌肉无需紧绷,活动幅度要自然,四肢配合要精准,行进节奏保持稳定,避免过快或过于剧烈。
三是合理控制时间,游泳时间不宜过长,一次不超过1个小时。
第四点需要注意提前适应水温,游泳者在进入水中之前,应该先在池子旁边或者水边,用冷水把四肢和胸腹以及背部的皮肤弄湿,目的是让身体慢慢习惯水里的温度,这样做能够有效防止游泳时动作不协调,并且避免出现肌肉痉挛的情况。
人们普遍认识到游泳能够增强腰部、颈部以及背部肌肉的力量,同时也能提升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健康水平,但无论是长期练习者还是初学者,在进行游泳活动时都需注意控制力度,以防出现肩部损伤问题。
二、健身
提起做健身的人,
人们印象里常见的大多是体魄强健、神采奕奕的阳光男子。
肱二头肌、八块腹肌……
块块健美的肌肉让男性更具魅力,
那么
肌肉男就一定健康吗?
肌肉类型分为五种,包括干练型、精悍型、厚实型、肥壮型和岩石型,并非专指肌肉坚硬突出的健美运动员。前三种注重肌肉的均衡锻炼,旨在达成健康与美的训练目标,而后两种则应尽量规避。过分侧重某些肌肉的专项训练,不仅会导致关节肌肉受损,还会造成人体发育异常。
单纯为了增长肌肉,只加大蛋白质的供应量,会导致饮食配置失衡,造成人体其他器官营养不足,影响其正常运作。同时,过度的力量训练会给心脏带来更大负担,使氧气消耗加剧;血液更多地涌向肌肉区域;进而导致其他组织供血不足。要实现真正的健康和体态优美,必须注重饮食搭配得当,运动量适宜,促进身体各方面均衡进步。
三、瑜伽
瑜伽因为“无门槛”,
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热爱。
瑜伽真的适合所有人吗?
要认识身体各个部分,才能在锻炼时准确用力,同时要清楚自己是否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毛病,或者颈椎、腰椎是否受损,还要了解身体其它部位的旧伤,从而避免做可能伤害身体的活动。
另外,刚开始学的人不要一个人练习瑜伽,要找有合格证书的老师带,还要选对课程,做的时候穿宽松柔软的瑜伽衣服,准备好专业用品,比如瑜伽垫、瑜伽块这些,这样能更好地保护身体。最后,学之前要充分活动身体,学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如果感觉不舒服就立刻停下来。
年纪偏大或体质较弱者,以及高血压、心脏及血管问题、呼吸系统毛病的人,做瑜伽要小心谨慎,侧重精神修养,千万不要贪图动作的幅度和强度,因为过度的弯曲、伸展和扭转,会压迫腹部和腿部,让腹内压力升高,回流心脏的血液增多,加重心脏负担,可能引发呼吸不畅或旧疾再次发作。
儿童进行瑜伽锻炼需格外留意,瑜伽锻炼确实有助于提升肌肉与肌腱的柔韧度,然而骨骼与软组织尚在成长期的儿童,若瑜伽练习方式不妥,极有可能导致伤害并遗留永久性影响,甚至可能妨碍身体的正常发育。
四、广场舞
无论是大街还是小巷,
在夜幕下跳广场舞的中老年人队伍可谓一大景观,
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现象。
广场舞健身、娱乐身心的作用不言而喻,
跳舞时应当注意哪些?
广场舞也会跳出一身病?
现阶段广场舞活动通常持续约一个小时,老年人参与时需逐步适应、量力而为,不可急于求成,若感到身体不适应立即中止,部分动作不必过分追求标准,避免相互间炫耀舞姿。
在行动方面,不应只注重动作的整齐划一,而要关注每个人的个体差异。例如,对于颈部腰部疼痛、患有骨关节炎的人群,要尽量防止扭转腰部、弯曲腰身以及进行过度的下蹲动作,否则会对腰部和关节造成进一步的伤害。对于长期坚持锻炼且身体素质较好的人,可以依据自身状况适度调整运动量。
患有心脏循环系统障碍、关节活动受限、颈部椎体病变或腰部椎体病变的人士,不宜进行跳跃活动,建议寻求专业医师指导,以便确定适宜自身的运动模式。
那么,
说到这你是不是迷茫了,
别急,
对于老年人千万要注意以下原则。
需要留意,首要原则是喜好导向。老年群体的个人爱好、惯常行为,直接影响其行动方式与活动选择。因此,在规划运动方案时,通常将喜好导向置于首位。
第二项原则,需判断体质是否适宜锻炼,何种时段及活动可能导致加剧伤害,以及存在哪些健康问题,这些是挑选运动类型时必须考察的。针对老年人的健身指导,可以用几个核心要素来描述,“持续、传统、有氧、户外”。所谓持续、传统,就是指奥运会田径赛事中的项目,例如步行、奔跑、泅水、骑行这类活动。
逐步深入,务必考虑自身能力。不可朝令夕改,今日崇尚瑜伽便练习瑜伽,明日热衷街舞就跳街舞,后天喜爱跑步就进行跑步。
比如可以先尝试步行,接着逐步过渡到慢跑,若条件允许,还能选择骑自行车或游泳。借助这些较为温和且常见的运动方式来强健体魄。在运动期间,可以到正规的医疗单位做科学检查。倘若某个动作刚开始就感到不适,应马上停止,不再继续。
我们提倡老年群体多参与户外活动,活动时需逐步增加强度,依据自身能力调整,感觉身体有任何异常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切勿盲目跟随他人进行运动。(记者 袁晗 马云菲 陈杰 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