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诺·施瓦辛格的名字可谓无人不晓,他是全球健美界的顶尖人物,也是好莱坞黄金时代的重要代表,晚年还曾两度出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他的声名享誉全球,健身形象多次出现在各类杂志封面上,其影视作品每一部都极具经典性,影响力甚至一度超越当时的美国总统。此刻我们仔细探究阿诺·施瓦辛格,细细体会他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
奥地利少年 爱上健之美
1947年7月30日,阿诺·施瓦辛格在奥地利塔尔镇的一个小村落诞生了。他的父亲担任当地警察局负责人,母亲则是一名专职家庭主妇,施瓦辛格的家族环境相当平凡。那个时期奥地利正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重建阶段,经济低迷各项事业亟待发展,尽管父亲担任警察局长一职,但施瓦辛格的家庭生活依然相当拮据,他们居住在地方政府为警察局长提供的免费住房里,饥饿和贫困经常困扰着整个家庭。
父亲是名警察,管教施瓦辛格和哥哥十分严厉,他们自幼就明白要约束自己,要勤奋干活。父亲希望他们多参与体育运动,曾建议他们去滑雪、练拳击、踢足球。受父亲影响,10岁的阿诺·施瓦辛格加入了某个足球组织,在比赛里体会到合作的价值。他曾经表示,在众多场所与事项之中,运动是培养自律品质最为有效的途径。
那个时期施瓦辛格也是个电影爱好者,他特别爱看美国影片,美国影片里的英雄角色让他十分着迷,他从小就怀揣一个美国理想,经常幻想离开奥地利的出生地,前往美国拼搏,变成美国影片里的那种英雄人物、影星。不过当时施瓦辛格只是一个乡村孩子,家庭状况也很困难,去美国拼搏只能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愿望。
人生的重要转变出现在十五岁那一年,某日,施瓦辛格偶然走进一家健身场所游览,目睹众多壮汉正在挥洒汗水锻炼,他们浑身湿透却展现出强大的体魄,以及肌肉块头粗大且轮廓清晰的形态,这深深吸引了施瓦辛格,他喜爱这种伴随汗水与挑战的锻炼方式,更痴迷于壮汉们犹如铁铸般的肌肉,这种原始而纯粹的力量感令施瓦辛格心生向往。随后不久他也加入了这家健身房,开始了他的健美之路。
初次尝试健身活动,施瓦辛格情绪高涨,训练时间远超初学者所能负荷的范围,致使第二天他浑身疼痛难忍。这种感受并未让他放弃健身的努力,他反而感到非常激动,因为他明白疼痛意味着训练效果显著,他甚至对训练后的疼痛感十分着迷,或许这就是普通人跟健美高手之间的差别,施瓦辛格迅速习惯了训练的负荷,并持续挑战身体的极限,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深陷于肌肉疼痛的循环无法自拔了。
那个时期的施瓦辛格,尚且只是个普通的力量训练爱好者,真正让他决定将健美作为事业的,是一部美国的大汉题材影片。那个时候,施瓦辛格刚开始接触健美训练,他并未打算将健美发展成自己的职业方向,仅仅当作一项消遣活动。
在当时的奥地利,由于普遍存在家族世袭职业的现象,尤其是像他这样的普通传统家庭,子女大多会跟随父母从事相同的工作,健美运动在当时并非一项大众化的健身活动,参与人群有限,因此施瓦辛格未曾设想过自己将来会以健美为职业,他只是单纯地喜欢健美带给他的身体强壮和愉悦心情。他观看了一部美国的大力士题材影片后,观念发生了转变,因为他得知该片的男主角曾是健美选手,三次夺得“宇宙先生”头衔,并依靠健美领域的建树进入了好莱坞,成为备受瞩目的当红演员。
这个人过往的际遇仿佛触发了施瓦辛格的领悟,他猛然察觉到健美或许能助他摆脱窘迫,离开奥地利,达成美国式抱负,成就影坛理想。从此他加倍投入,更加勤勉地锤炼,决心朝着专业健美选手的道路迈进。
施瓦辛格有了明确的目标后,训练变得异常刻苦,他为自己设定了严谨的锻炼方案,涵盖每项动作的具体要求和重复次数,还有严苛的膳食安排,他始终一丝不苟地执行自己的锻炼方案,从未有过丝毫的懈怠
他的双亲起初并不排斥他从事健美活动,认为强身健体很有益处,不过目睹了他严苛透顶的锻炼方式后,便开始担忧他的身体能否承受得住,过去施瓦辛格每周要去健身场所六次,但长辈出于关心他的身体状况,命令他每周只能去三次,但这完全无法动摇他立志成为顶尖健美家的信念。
他在自家一个不供暖的房间动手打造了运动场所,没有外出锻炼的时候就在室内活动,双亲看到他对健身如此沉迷,最终也是松口了,不再加以约束。刻苦的严格锻炼,成效非常显著,四五年之内,施瓦辛格的体重从150磅猛增至250磅,肌肉轮廓愈发清晰,他继而投身地方健美赛事,赢得部分全国性荣誉,由此宣告自己正式开启了职业健美生涯。
健美之巅峰 终圆美国梦
1966年,施瓦辛格在奥地利完成一年的军事义务后,前往德国慕尼黑定居,开始进行更系统的健美锻炼,并参加欧洲及全球的健美竞赛。同一年,年仅19岁的施瓦辛格成功赢得“欧洲先生”的荣誉,被公认为欧洲健美界的顶尖人物。第二年,他进一步获得“环球先生”的称号,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此时,20岁的施瓦辛格在健美界已经声名鹊起,成为该领域一颗逐渐发光的人物。
施瓦辛格在欧洲健身界的卓越成就,也吸引了美国人的目光。乔·维德作为奥林匹亚健美大赛的发起人,为他寄去了一张邀请卡和一张飞往美国的机票,邀请他前往迈阿密参加奥林匹亚健美大赛,施瓦辛格的美国夙愿就此得以实现。
接到美国的邀请,施瓦辛格愉快地应允,紧接着就动身前往该国,在那时,尽管施瓦辛格已经是欧洲健美界的耀眼新星,但他的经济状况依然窘迫,口袋里几乎不名一文,到了美国,他得到了如同贵宾般的款待,美国人对施瓦辛格非常热情,为他安排了住处和训练场地,还协助他规划了训练和比赛的安排,美国人的热忱和慷慨令施瓦辛格深受触动,对他产生了强烈的感激之情。
初到美国时,施瓦辛格也面临不少挑战,他体格确实非常魁梧,却并非最出色的。欧洲的选拔标准主要看重肌肉的体积和轮廓,而美国的选拔标准则更强调体型的匀称度、协调性以及视觉上的吸引力,施瓦辛格此前一直在欧洲比赛,所接受的训练也都是针对欧洲比赛的评估体系,因此当他来到美国后,仍有许多方面需要调整和提升。
也是因为这个缘由,他初次参加奥林匹亚健美赛事未能夺冠,这次失败促使施瓦辛格立下誓言,绝不让自己遭遇第二次挫败,紧接着他采纳了乔·维德的指点,前往加利福尼亚,一方面为乔威德的健美杂志撰写健身文章换取基本开销,另一方面在美国国家健美中心进行高强度的锻炼,为次年奥林匹亚大赛做充分准备。
他研发了诸多创新健身方法,用以锻炼特定部位肌肉,为增强竞技视觉冲击力,他还涉足过芭蕾舞领域。通过不懈努力,次年奥林匹亚赛事中,施瓦辛格成功夺冠,荣膺“奥林匹亚先生”称号,自那以后,他连续七年稳固该头衔,被公认为全球健美界的绝对权威,同时也是该项运动的国际形象大使。1980年,当阿诺赢得第7个奥林匹亚先生称号,他在健美界的辉煌已无人能及,这位巨星随即宣告挂靴。
学习商科 投身商海
阿诺·施瓦辛格初到美国时,是以健美选手的身份,但他志向远不止于此,渴望真正了解美国,融入当地生活,并成为富有之人,从而彻底改变自己的前途。在赢得奥林匹亚先生的荣誉后,已经小有成就的施瓦辛格,开始攻读大学商科课程,并最终在1975年,从威斯康星大学取得了经济学和商业学的学位。他还借助自身的社会地位,创办了一家主打运动健身的远程销售公司,偶尔也为体育类刊物等承担广告拍摄工作,他的经济状况逐步好转。
他结束比赛生涯后,把赢得的奖金和网购公司的收益都用来炒房,收获颇丰,在七十年代初就变成了拥有百万家产的富豪。可以说,阿诺不仅体格出众,在经商方面也极具洞察力,他完全不是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莽夫形象。
触电好莱坞 成全民偶像
他的美国梦始于少年时观赏的美国影片,成为好莱坞巨星的梦想是其美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带着这样的想法,他到美国后立刻着手接触电影行业。
1970年,经乔·维德引荐,施瓦辛格获得了电影《大力神在纽约》男主角的机会,不过彼时他仅是运动健将,表演技巧尚显稚嫩,个人知名度也相对有限,并且带有明显的欧洲口音,导演因而决定为他配声,还将他的姓名更改为阿诺·强壮。影片的剧本和制作水平均不高,公映后反响冷淡,施瓦辛格的演艺生涯开端不尽如人意。
那个时期的美国,魁梧的体格不再是大众的偏好,大家更欣赏达斯丁·霍夫曼,李小龙那样身形匀称且身手矫健的艺人,阿诺的演艺工作也因此停摆。不过阿诺没有终止追求成为明星的愿望,他持续提升个人能力,使自己更符合好莱坞对明星的要求。
他专注健身事业,连续七年夺得奥林匹亚先生头衔,提升了知名度,也练就了出众体格;同时,他积极钻研表演技巧,掌握美式英语,并取得大学学历,借此深入理解美国文化,逐渐融入当地社会。
时机常常光顾那些勤勉备至之辈,历经八年钻研与蛰伏,1979年阿诺终于觅得一个称心之职,他将出任史诗大作《野蛮人柯南》的主演,饰演该片中核心人物柯南。柯南的形象和施瓦辛格的气质十分相配,彰显了阿诺的个人风采和强健体魄;电影当时投资颇高,导演与制片人都是好莱坞响当当的人物,因此影片上映后广受好评,总票房超过1亿美元,施瓦辛格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新一代好莱坞动作巨星,吸引了众多忠实影迷。
《野蛮人柯南》系列作品为施瓦辛格巩固了好莱坞动作影坛的声望,然而他距离真正的顶级巨星尚有差距,始终渴望一部能助其封神的经典影片。
1983年,尚未成名但极具才气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联系了施瓦辛格,希望他出演自己的科幻恐怖片《终结者》;这部电影的投资仅有600万美元;当时没有人预料到,它日后会达到好莱坞电影的高度。施瓦辛格起初误以为自己将出演影片中的中心角色,后来明白自己要扮演的是反面人物,他最初表示不情愿,毕竟凭借他的声望,完全有资格担任一部电影的男主角,而且终结者里的反派仅是一个机器人,说辞稀少,总共不过二十几句,这样的设定很难让角色显得有深度。
不过他一旦亲自体验了这个角色,便意识到终结者这个人物其实蕴含着更丰富的演绎可能,并且与他的外形及个性更为契合,因此他高兴地同意了出演这个角色,影片的拍摄工作十分艰辛,为了让视觉特效显得更加真实,阿诺每次都要化妆数个小时,但他毫无怨言,只是一心想着要把这个角色塑造得更加出色。
《终结者》上映后收获票房佳绩,甚至被称作十年以来最出色的影片,其中阿诺·施瓦辛格饰演的机器人反派最为引人注目,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也因此角色稳固了自己在大银幕上的明星身份。《终结者》取得了巨大成功,为后续作品打下了坚实基础,后来的终结者系列几乎每一部都堪称经典,它不仅提升了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声誉,也让阿诺·施瓦辛格在电影界的地位更加稳固且难以被取代。
《终结者》让阿诺在电影界达到了难以企及的境界,他在好莱坞的辉煌并未就此终结,而是持续追求创新和转型。阿诺清楚自己强悍、坚毅的硬汉角色已经深入人心,但他不希望被这种角色定型,而是积极拓展表演的多样性。他陆续制作了《龙兄鼠弟》《幼儿园警探》等包含动作成分的喜剧影片,每部作品的经济效益都十分显著,他自身的吸引力、幽默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刚中带柔的银幕形象也赢得了众多女性粉丝的喜爱。
施瓦辛格演艺生涯的另一个巅峰是1994年上映的《真实的谎言》 ,他与《终结者》系列的长期合作伙伴詹姆斯·卡梅隆再度联手,打造出好莱坞影坛的又一传奇之作。《真实的谎言》将喜剧与动作类型完美结合,堪称施瓦辛格多年电影生涯的代表作。
《真实的谎言》是中国引进的首部好莱坞电影,当年在国内上映时的景象,给观众带来的冲击,都是空前的,那时国内电影行业刚开始发展,《真实的谎言》就在大陆收获1.2亿收入,为后来《泰坦尼克号》等影片的引进打下了根基,甚至可以说促进了大陆电影行业的进步。
2002年,《终结者》第三部启动拍摄,这标志着阿诺·施瓦辛格演艺生涯的巅峰时刻,经典机器人角色再度重现银幕。彼时阿诺年届54岁,但机械人的外形和体态需保持不变,为了满足影片视觉呈现,他再度投身健身训练。
上天不负坚持的人,阿诺经过一番努力,成功塑造了电影里T-800终结者的样子,而《终结者》第三部影片依旧延续了前两部影片的热度,为阿诺·施瓦辛格的电影生涯,写下了圆满的结束篇章,他担任州长的日子结束后,也参与过一些电影的客串和主演工作,不过因为年纪增大和好莱坞电影市场的衰退,都让他难以回到过去所达到的巅峰状态。
娶总统侄女 成加州州长
施瓦辛格并非在成名后才与美国政界建立联系,1977年,他出席了肯尼迪家族举办的罗伯特·肯尼迪网球赛,结识了21岁的玛利亚·施莱佛,她是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侄女,当时担任电视台的制片人和撰稿人,两人初次见面便情投意合,随后迅速发展成恋人关系。
1985年,施瓦辛格在奥地利故乡的湖面上驾船游弋,向玛利亚·施莱佛尔表达了爱慕之情,玛利亚·施莱佛与施瓦辛格的政治立场存在差异,却未能阻碍两人感情的发展,他们顺利步入婚姻,1986年,这场婚礼举行,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女儿卡罗琳·肯尼迪担任了伴娘。
施瓦辛格因为娶了肯尼迪家族的成员,从而和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自己对政治也抱有浓厚兴趣,甚至怀揣着成为美国总统的期望。施瓦辛格很早就开始投身于政治相关的行动,他持续支持妻子母亲尤尼斯·施莱佛为智力障碍者举办的特殊奥运会,同时担任美国的国家健身推广者,倡导体育锻炼和健美运动,此外他还经常参与救助儿童的公益活动,他的知名度迅速引起了肯尼迪家族的重视,他们发现他具备很高的政治潜力。
1988年,施瓦辛格别出心裁地支持乔治·布什,甘愿充当其政治助选角色,协助乔治·布什角逐总统宝座。乔治·布什成功入主白宫后,也给予了施瓦辛格相应的酬谢,任命他为总统健康促进机构负责人。施瓦辛格亦以德报恩,无偿走访五十余州推广健身理念,由此带动了全国范围的健身热潮。施瓦辛格的讲话极具鼓动性,他对自己所产生的效果越来越有把握,甚至萌生了参政的念头。
阿诺·施瓦辛格来自名门肯尼迪家族,他本身享有的声望和势力在美国首屈一指,这使他在政治方面具备极为优越的先天优势,他目前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2003年,加州状况十分困难,这为他提供了极佳的机遇,当时州财政赤字高达380亿美元,民众对民主党州长格雷·戴维斯怨言颇多,他决定要重新角逐州长职位,阿诺·施瓦辛格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于是加入了州长的角逐。一个对政治一窍不通的人去角逐州长职位,自然会显得有些稚嫩,组织选举时也粗枝大叶,他的妻子玛利亚·施莱佛借助家族资源,替他出主意、提建议,还帮他改进了演讲技巧,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
整个角逐期间,阿诺·施瓦辛格持续吸引众多媒体瞩目,这是其他竞争者渴望却难以企及的,优势明显正慢慢汇聚到阿诺身上。不过选举前夕五日,《洛杉矶时报》刊发系列深度报道,揭露阿诺对女性的不当举动,提及他屡次行为失当且缺乏尊重,此事引发轩然大波,阿诺的政治前程或许尚未启程便已面临终结。
危急关头,他的配偶挺身而出,于多个场合对新闻界表明立场替阿诺洗清嫌疑,指责政敌的恶意中伤。这位家人的支持效果显著,选民非但没有转移选票,反而将不满情绪倾泻到《洛杉矶时报》,认定该报受到政治干预,众多订户因此终止了服务。依靠家人的鼎力相助,阿诺·施瓦辛格几乎得以全身而退,在最终赢得了加州州长的职位。施瓦辛格担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的职务完成了两个完整任期,于2011年1月结束工作。众多新闻媒体对于他作为州长期间的政治作为给予负面评价,认为其问题众多,所取得的成就有限。
出轨保姆 婚姻破裂
《洛杉矶时报》的指控虽然未能得逞,但阿诺·施瓦辛格私生活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圈内人都心知肚明。他经常与不同女性交往,长期不在家,妻子对此也只能无奈接受。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坏事干多了,终究会有一天被揭穿。
二零一一年五月,施瓦辛格同玛利亚宣告暂时分开,紧接着在七月,玛利亚·施莱佛递交了终止两人二十五年婚姻关系的法律文书。玛利亚·施莱佛原本就清楚阿诺是个轻浮的男子,她先前一直默默忍受,主要是为了家庭和丈夫的前途着想,然而让她无法容忍的是,施瓦辛格竟然与家里的女仆发生了长达十五年的婚外情,并且还诞下了一个非婚生子女,那个孩子当时已经十四岁了。
她无法释怀的是,那个帮佣并非什么标致女性,身形臃肿且身材矮小,容貌平平,甚至可以说是丑陋,属于多数男性见了都毫无感觉的类别,而她自己出身优渥、举止文雅、面容姣好,对伴侣也是全心全意地奉献,并且为他养育了四个孩子,她实在想不通丈夫为何会背叛她,选择与这样一位女性发展关系,这一情况严重挫败了她的自我价值感。
施瓦辛格起初并不愿意结束婚姻,然而在持续将近一年的恳求之后,他仍然无法挽回那位心已死去的妻子,最终两人于2012年4月正式分道扬镳。分开之后,施瓦辛格曾出席过私生子的校园活动,而保姆的照片也被新闻媒体广泛传播,许多旁观者对他的行为感到十分困惑,或许其中的内情,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真正明白。
他出身平凡,全凭个人奋斗在美国和全球赢得成功,他专注所做之事,充满热情,追求卓越,通过刻苦训练连续七年摘得奥林匹亚先生桂冠,进入影坛塑造了众多银幕经典形象,将好莱坞文化传播至世界各地,还实现了明星转型为州长的非凡经历,尽管晚年声名有所受损,但他的人生依旧充满传奇色彩,是值得人们借鉴和敬仰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