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间宅家云健身风靡,佟丽娅王岚等纷纷加入

日期: 2025-10-15 04:00:39 |浏览: 6|编号: 10483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防疫期间宅家云健身风靡,佟丽娅王岚等纷纷加入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项丹平

佟丽娅最近通过直播谈到了她待在家里时,每天要在屋里“至少运动半小时”,目的是为了“显得更纤细”,后来她又将运动时间增加到了40分钟。另外,北京某公司的职员王岚,在疫情期间也跟着健身视频,这些天每天坚持做半小时瑜伽。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间,这种“线上健身”已经变成了很多女性每天都要进行的活动。

疫情期间,由于被限制外出,居家锻炼形成热潮,闭门不出的人们转而热衷于线上“远程锻炼”。抖音推出了“虚拟运动场”活动,众多奥运健将和体育名人纷纷录制视频传授锻炼经验;健身教学直播丰富多彩,涵盖各类运动项目,还包括专为“所有家庭成员”设计的家庭健身计划;专业体育信息平台和大型视频平台到处都有“网络瑜伽”“网络舞蹈”“网络跑步”等健身专栏,线上健身的流行,使许多中国女性即便待在家中也能保持锻炼和美丽,也为国内家庭体育的开展提供了更优越的条件。

疫情之下,居家锻炼和“在线健身”风靡一时

自新冠病毒出现后,多数人选择闭门不出,不去人多地方。这次疫情让人明白,抵抗病毒关键看自身抵抗力。一个人是不是常运动,不只看个人喜好,更影响能不能顶住病毒。就算待在家里,也要想办法活动筋骨,提升抗病本领。

该体育器材企业负责人谢靓楷谈到,零基础健身者很难进行无器械锻炼,家庭锻炼活动多数需要借助相关工具,其一是因为普通人难以通过自身体重控制动作范围和强度,其二也很容易让人对无器械训练失去热情,譬如一对轻量级铁哑铃就能显著增强运动成效。

国内多家售卖体育用品及健身器械的在线平台统计,自节前疫情发生至今的两个月间,跑步机、椭圆机、瑜伽垫、哑铃等家庭健身产品销量远超往年同期,部分平台相关商品已面临库存不足甚至无货可售的情况。

另外,因为健身房和体育场在疫情期间停止营业,大家的运动场所和锻炼方法也在逐渐发生转变,很多借助网络的虚拟健身平台开始进行创新,提供了各式各样的线上健身课程。

诸如Keep、超级猩猩、乐刻这些健身平台,全都开设了线上直播课程。Keep公司总经理李新艳谈到,在抗击疫情阶段,该平台重点开展了三项工作:首先,携手众多组织及健身专家,推出线上集合式直播内容,构成一份“课程总览”,以此鼓励大众进行家庭健身;其次,与国家体育管理部门合作,开发并发布“居家抗疫运动手册”专栏,无偿为所有注册用户设计为期七天的锻炼方案;再者,启动“健康守护运动协作计划”,为居家开展线上工作的公司职员,给予远程健身指导。

在家也能上体育课,视频打卡线上随时沟通

自2月17日线上学习启动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三学生小帆每天坚持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内容涵盖仰卧起坐、立卧撑、腰腹练习、原地高抬腿跑步、坐式排球等十余项练习,并且要录制锻炼视频上传至微信班级群,任课教师会针对每位学生的动作进行细致的点评和指导。为了让孩子们在居家学习期间依然能维持强健的体魄和运动水平,以便顺利应对即将举行的中考体育集中考核,该校初三年级的体育教师们亲自进行动作演示并制作了涵盖多种项目、分属不同种类的训练视频,同时把学生的锻炼安排细致地分解到每周每日,切实实现了“教学不中断,锻炼不停歇”。

与此同时,“云端锻炼”的诉求日益高涨,部分体育资讯网站、大型视频网站便联合健身场所、资讯机构、体育管理机构,策划了若干健身类节目及相关素材。例如阿里体育和优酷少儿共同发起了“居家可上的体育课程”活动,该活动从二月初开始实施,已经与国内体育科研单位、运动名人、体育教学机构等一百多家合作方合作,提供了体育课程,直播活动达到了近四百场,全平台累计有数百万人参与,现在该项目还新增了“世界冠军在线教学”内容,不断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健身健康指导。PP体育作为苏宁的子公司,也陆续推出了《名人健身示范课》《一个月减脂方案》等节目,旨在指导用户在家进行科学合理的锻炼。

为提升市民居家锻炼的科学性,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在疫情防控阶段持续举办“居家健身动起来”公益宣传项目,推动体育领域内专业人士、健身顾问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群体,运用各自专长,传授易于实践、效果显著且适合家庭进行的科学锻炼方案,借助“北京健身汇”“北京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微博账号、微信公众账号及优酷等网络渠道向居民传播,普及包括武术、健美操、瑜伽、空竹、花棍在内的多种健身项目。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迅猛进步,民众健身观念不断增强,促使“网络健身”这一新兴模式逐渐流行起来。智研咨询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人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正从单纯徒手锻炼向“线上服务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向发展,通过互联网进行运动健身的用户规模,从2014年的1040万人激增至2018年的1.26亿人。

李新艳表示,从长远角度观察,人们在抗击疫情期间培养的健身行为可能会得以持续,规律性锻炼有可能转变为普遍现象,这或许将成为运动产业发展的新增长契机。许多权威人士和行业观察者也指出,当前这场公共卫生事件或许能成为推动网络健身产业快速进步的有利因素,网络健身有望在未来继续实现迅猛增长。

当前健身领域线上传播方式日渐兴盛,然而相关节目品质良莠不齐,亟需加强监管并推动其持续改进。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德胜提出要重视家庭体育的探索,体育、教育、卫健等机构需要和“互联网+体育”平台携手,迅速构建起家庭体育与家庭健康的管理系统,为每户家庭成立“体育活动与健康管理”档案,为家庭成员的科学锻炼提供丰富多样的个性建议,同时促使相关产业机构开发满足市场需求和家庭健康条件的多样化健身商品。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铂牛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