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网络流行语‘污’字大热,新内涵你知道吗?

日期: 2025-10-15 22:04:20 |浏览: 4|编号: 10488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2016年网络流行语‘污’字大热,新内涵你知道吗?

2016年最火爆的网络流行语,非“污”字莫属,其使用频度极高,堪称当之无愧的热门表达。无论是“贱蠢萌”还是“宅基腐”,都能与“污”字产生强烈互动,进而生成一个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极致污”现象。

脏,在中文里包含不洁、浑浊、污染物、不法行为、羞辱等含义,多数情况下表示负面评价。而互联网上流行的“脏”,源自日语“汚い”,通常指向低俗、不雅等思想或言语不端正,有时也用来形容游戏中采取的不正当策略。

如今网络亚文化背景下,“污”字有了“低俗、色情”的新解释,与过去风靡的“很黄很暴力”类似,但表达更隐晦,能激发想象空间。例如说“你好污”,并非指个人卫生状况差单纯“很脏”,而是暗指“心术不正”、“想法曲折”,“带有情色暴力倾向”。

那部曾经引起广泛讨论的网络剧集《太子妃升职记》中,有一句既带点粗俗又很纯真的台词,堪称极具挑逗力的追求告白——你如同那新采的春茶,我便是那煮沸的清水,真想将你泡开享用啊!

目前正播出的《余罪》,凭借“既吸引眼球又令人兴奋”的宣传策略,极有可能超过《太子妃》的影响力。

网络综艺节目纷纷掀起炒作话题的风潮,从央视离职的马东,带领《奇葩说》的团队,在互联网综艺领域大获成功;就连深受大家喜爱的何老师,也投身网络综艺,在《拜托吧冰箱》、《明星大侦探》中展现出强大实力,积极开拓话题制造领域,被授予“何首乌”的称号。

人们借助互联网,感受到粗鄙之语引发的低俗与思维刺激,就连“嘻嘻嘻”三个字也暗藏玄机,令人忍俊不禁。有人认为,这代表了一个大众享乐的纪元,低俗反而更受欢迎。但是,要达到既粗俗又有层次,既放纵又把握分寸,还要坚守道德界限,这绝非易事。

有人归纳了低俗笑话的等级划分:擅长文字技巧的,属于劣等;构思精巧又诙谐的,算是中等;不动声色讲述日常趣闻的,方为上乘。另有一些网络文化专家提出了更前卫的“高雅低俗段子”评判准则:不仅要有性暗示,还要具备趣味性,富有对生命的感悟,还要包含哲学、社会学、历史、政治等多领域的内容和意义——哎呀,如今没点学识,都不好意思说这种段子的!

但是,网络综艺和网络剧里充斥着大量露骨的色情桥段,并且广泛流传,这算是性骚扰吗?有篇文章题为《污文化与性骚扰的界限何在?》,探讨了作者对于“污文化”和“性骚扰”之间区别的看法。调查发现,男性与女性在涉及“低俗文化”时的言说手法存在差异,带有情欲色彩的语言呈现,对“性”议题的强调,涵盖男生和女生对性吸引力的关注,或许也是大学阶段青春期的一种特殊现象。不过,一旦涉及情欲范畴的言论,若由男性说出,可能被视作性骚扰,但倘若由女性发表,则常被当作玩笑,仅是“低俗文化”的一种展现形式。

现在社交平台上,不仅那些擅长调情的韩国艺人备受追捧,而且喜欢讲低俗笑话的女生也日渐增多。似乎不会说几句粗俗的段子,日子就会变得索然无味。

网络传播的特性表明,带有“低俗”意味的笑话比一般笑话流传得更远,这是由于它们含有性暗示元素,但又不至于过于直白,禁忌话题本身就具备强大的传播动力,这一点你很清楚。一篇题为《怎样巧妙地创作“低俗”笑话?》的文章,甚至详细阐述了如何拆解这类笑话,如何构建其框架,令人十分惊讶。

某些人声称“污”代表一种新兴的价值观,不过“品行端正者欣赏美色却不放荡,潇洒倜傥却不卑俗,情感丰富却不轻浮”的境界,并非每个人都能领会。“污力值”急剧攀升之际,我们更需审视,“一个没有情色内容的乏味世界”,其界限究竟何在。

文化领域同样需要正确价值观。世间普遍存在认知偏差,无需过多评论。期盼全球安定祥和。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铂牛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