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三年八月十九日,篮球巨星科比布莱恩特公布了自己在一种特殊跑步设备上运动的影像资料,这种设备能够模拟失重状态,也被称作无重力跑步机,同时他更新了社交平台上的个人动态,内容是“回想一下谁患上了记忆丧失症”,以此回应那些断言他运动生涯已经终结的言论。姚明在休斯顿火箭队效力期间,曾遭遇舟骨骨折,为此借助了反重力跑步机来促进康复。这种极其先进的设备,正是笔者梦寐以求的对象呢!试想一下,既能体验到仿佛在月球上行走的奇妙感受,又能大幅减少体内堆积的脂肪,这难道不是一件令人心旷神怡的乐事吗····
好了!快醒醒!这么神奇的物件价格高昂,就算笔者苦干十年也无力承担呢~
经济条件不允许也没关系,可以借助这个工具进行分类整理,我们接着往下探讨吧
商品结构:气囊、机架、跑带、电机、仪表盘等
运作方式是利用一个气囊束缚住人的下半身,并提升内部气压,由此产生向上的浮力,帮助降低使用者的实际重量,从而减少对骨骼和关节的过度负担,有效减缓它们的损耗程度。有资料表明,这种跑步设备能够最多减轻80%的重量负担,这样既能实现肌肉锻炼的目标,又不会引发运动损伤。非运动人士,比如年长者,或是体重较大者,他们有活动意愿,却担心运动风险,反重力跑步机也能提供安全跑步的训练方式。
优点是,反重力健身可以减轻经常活动的关节所承受的负担,让体重较大的人能够安全地锻炼,同时帮助身体消耗脂肪。
长跑选手借助反重力跑步设备能够提升奔跑能力,同时还能在降低受伤风险的基础上增强耐力。
年纪偏大的人能够参与降低骨骼关节压力的体育活动,体型较胖的人不会受到体重过重的妨碍去锻炼。
针对患者脚踝、膝盖及臀部的损伤,进行间接性处理,以助其尽早恢复健康。
分类审视:不少人在分类时一旦遇到带有“医治、诊治”等字样的商品,就习惯性地将其归入“医疗器械”类别,这种思考方法本身没有问题。然而,分类工作不能仅仅依据商品名称,还需深入了解物品的实际用途。这个“反重力跑步机”,商品说明提到能够“医治患者的脚踝、膝盖和臀部损伤的情况”,而针对“脚踝、膝盖”这类部位损伤的治疗,通常借助“矫形器具”来实现,因此应该归类于税则税目90.21,对吧?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税则税目90.21的相关描述吧!
品目90.21
矫正设备,涵盖支撑物、医疗用带、腹股沟束缚带;固定板及各类骨折辅助器具;人工肢体部件;听力增强装置以及用于改善身体功能或弥补伤残状况而佩戴、持有或置入人体内部的物品
其他器具:
10 — 矫形或骨折用器具
— 假牙及牙齿固定件:
21 — — 假牙
29 — — 其他
— 其他人造的人体部分:
31 — — 人造关节
39 — — 其他
40 — 助听器,不包括零件、附件
50 — 心脏起博器,不包括零件、附件
90 — 其他
一、矫形器具
矫形器具的定义参见本章注释六。这些器具用于:
——预防或矫治躯体畸变;或
——生病、手术或受伤后躯体部位的支撑或固定。
“矫正辅助工具”具体包含哪些物品?根据第90章的注释第六条也有明确说明,接下来我们继续探讨注释第六条的内容。
经过对比,两者最核心的不同在于:缓冲装置!这种装置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缓冲装置,它借鉴了美国宇航局的太空科技,依靠气压小幅托起锻炼者的躯体,让人产生“飘”的体验。这种效果如何实现呢?
大家都知道,宇航员在太空舱中由于重力缺失无法像地面那样正常站立行走,总是“漂浮”的。这个“气囊”是为跑步者的下半部分创造一个“零重力环境”,使跑步者的下半部分“飘浮”起来,而上半部分仍然保持正常气压。那么,有人就会疑惑,为什么只把下半身放进气囊,而不把整个人都置入其中呢?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小编不想回答只想吐血。
还有人说,这个气囊就是具有治疗作用的!
这个说法的真实性有待考量,缺乏医学依据来支持其功效,因此可以认定是商家为销售产品而设计的宣传手段,反复强调这一点。商家已经公开表示其作用是辅助性的,并非直接治疗。即便如此,我们自身在遭遇扭伤等意外时,医疗专业人士通常会建议适度活动,以此来促进康复进程。假如说气囊具备疗愈功能,那么是否意味着受损部位一经置入气囊之中,伤处便能痊愈?此法能否奏效?显而易见,绝无可能。
因此啊,这款“反重力跑步机”虽然样子看起来非常气派,但如果使用者没有打开气囊,或者气囊发生了破损,那么实际使用效果和普通的“跑步机”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按照后面所列的税则税目95.06的相关说明来解释:
品目9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