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钟练宽背、练鼓臂?智能哑铃这招,12周长肉15%
“30分钟能把背练宽、把臂练鼓?
昨夜偶然看到一条评论,便随意模仿了詹姆斯·斯特林那组六个连续的动作在客厅里做了一遍,今天早上刷牙时抬胳膊都感到酸痛,这种酸痛并非让人觉得自己已经废了,而是像是真的锻炼出了肌肉的充实感。
先别急着记录读数,需要了解一个情况:智能哑铃暗中提升了2公斤的负重,离心训练的3秒钟让我险些失去平衡,然而资料表明通过这种方式12个星期可以增加15%的肌肉量。
听起来像广告?
我原来也这么骂,直到看见自己后束在镜子里鼓出一条影子。
弯腰划船、弓背运动、顶峰式拉伸、向后展翅、杠铃弯举、绳索弯举,四十秒内完成、二十秒内休息,四个动作一组完成。
核心要素并非具体行为,而是“延迟三秒”——肌肉组织遭到分解,新陈代谢水平提升,即便第二天工作也持续消耗卡路里。
要更加用力,将划船和弯举组合成一种新型动作,完成之后立刻弯曲手臂,背部和二头肌同时承受剧痛,生长激素如同泄洪般涌出,既能节省时间又无需额外练习手臂。
有些人觉得传统哑铃过时,2024年推出的内置芯片款型确实很受欢迎:它能自动调整重量,实时纠正动作姿态,甚至当你动作不标准晃动身体时,也会发出语音提示。
家里即使只有老物件,也无需难过,将杠铃搁置在柔韧性垫子上,以踏板为支点实施反向展翅,身体中心部位同样会感到剧烈震动,腹部肌肉的运用程度高达35%,额外附赠六个奖励点。
最后给一条私货:别死盯计时器,听身体。
第二轮体力消耗过快,就将原本的20秒休整延长至25秒,宁愿减少半组次数,也不能让动作出现偏差。
完成练习后对着镜子观察,假如肩胛骨仿佛生出了对小小翼片,那么今天的半小时付出就没有白费。
今晚有人做完测试回来告诉大家,咱们要比比第二天端咖啡时手是否发抖,若是输了就请喝蛋白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