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肌中缝训练全解析:飞鸟动作细节指南,助你突破胸部瓶颈

日期: 2025-11-17 19:03:43 |浏览: 0|编号: 10724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胸肌中缝训练全解析:飞鸟动作细节指南,助你突破胸部瓶颈

在胸部开展训练期间,中缝所处部位堪称“难中之难”,健美明星们胸肌中缝两侧的厚度跟整个胸肌相契合,中缝极为狭窄,仿若一线。然而练了多年的人整个胸肌常常是越朝着中间肌肉越发薄弱,和两侧的发达程度完全不相符。同样进行飞鸟动作,为何效果相差竟如此显著呢?原因在于技术的细节方面,本文就从飞鸟动作的细节入手谈起。

1、上斜飞鸟

旨在对上部胸大肌展开锻炼,哑铃相较于杠铃具备的优势在于不存在横杠的限制,能够对胸大肌予以充分拉伸,需留意不可下放至过低位置,以防胸肌被拉伤, 斜板的角度需把控在30至45度之间,角度过大时对三角肌前束产生的压力也会越大,进而会对胸肌的发力造成影响, 因手臂处于半悬空状态,较难于控制,所以应把训练重点置于体会胸肌纤维拉伸时的张力上,以8至15次的次数去完成3至5组, 不要刻意追求重量,不然肩部会过度用力而变得紧张,致使整个动作出现变形。

2、蝶机夹胸

调节座位的高度,致使把手跟你的肩处于同一高度,让双臂维持微微弯曲的状态,留意双臂别过度打开(打开至背平面就行),防以免伤到肩关节,重量并非太沉重,内收的时候停顿3秒,充分地挤压胸大肌。打开的时候充分吸气、挺起胸部,注意力全然聚焦于胸缝。

把胸部肌肉充分伸展,是要借助控制来达成的。如果是对着镜子做练习呢,胸部肌肉伸展状况就得留意观察,如此一来,注意力能更集中。双肘档板在合拢瞬间应当相互触碰,而且略作停顿,这停顿要达到1至2秒,用于进行顶峰收缩。在停顿的这个时候,会感觉比平常耗费更多力气,不像哑铃相触时那般轻松。要想弥补张力的流失,办法有两个,一个是使劲把胸肌收紧,另一个是稍微隔开一点距离就分开,胳膊与身体平面不用呈垂直状态。每组动作的次数是8到15次,重量要逐渐降低,做3至5组。

3、立姿十字拉力器飞鸟

锻练下方的胸大肌,中间区域的胸肌,该动作充斥血液的成效极为显著,运用较轻的重量且多次重复次数,维持双肘稍微弯曲,低下头并含着胸部,在动作的最高点尽力用力挤压胸肌。

这个动作,由于拉索长度存在关系,从而显得极为“活”,不太易于驾驭,所以别进行太低次数的大重量拉伸,以防肩部遭受损伤,通常而言也是开展3至5组,每组8至15次 。

4、平卧哑铃飞鸟

运用较轻些的重量,维持双肘略微弯曲的固定角度,往下放至背平面就行,上举的时候如同抱一棵大树那般,并非直上直下,沿着一定弧度去推举,体会胸肌的拉伸以及收缩。

胸肌纤维要充分牵拉,采用的重量得适度,8至15次每组为宜。第一组大概15次,接着做3组10至12次,最后一组能降至8次,总共完成5组左右。飞鸟练习和卧推不同,卧推是几组训练后次数能降至1至3次,效果依然不错。可是飞鸟得靠一定次数累积,刺激中缝肌肉,过重负荷既影响动作幅度、拉伸效果,还易对肩肘部造成伤害。

训练的时候,有人喜好勾住颈部,以此把头部抬离凳面来助力,这是一种相当不良的习惯,抬头必定会窝肩去做动作,这并不利于充分吸气以及挺胸,窝肩发力主要是在肩背部,对于胸部几乎没有啥锻炼作用,为了矫正这一错误,能够先把重量降低,把次数设定在12次左右,刻意去体验一番正确的发力方式,等动作定型之后再渐渐增加重量。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铂牛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