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招聘网站情色陷阱:从拉皮条到法律制裁,毛耀森与欧阳坤的隐秘联系
皮条客不遵守“武德”,我们必须遵守法律。
▲毛耀森与毛欧阳坤照片对比。网页截图
文|李哲
11月23日,新京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招聘网站情色陷阱:招聘助理其实是“拉皮条”》的卧底报道,引发舆论热议。报道显示,在网络招聘平台上,一些招聘人员打着“助理”、“秘书”、“保姆”的幌子,要求应聘者提供性服务。
但一波又一波。报道发布后,知名财经自媒体三言财经对涉嫌“假装狩猎”招聘的公司“世界财富精英协会”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揭露了更多离奇的事情:
“世界财富精英协会”与曾被央视曝光存在欺诈行为的世界奢侈品协会(全称“世界奢侈品协会”)注册号相同; “世界财富精英协会”的大股东毛耀森,是世界奢侈品协会第一大股东欧阳坤的众多身份之一,两人在公开照片中被显示为同一人;此前媒体报道显示,在不同场合,欧阳坤还曾化身毛欧阳坤、毛坤、毛少坤、马丽等。
此人还被发现很擅长“碰瓷”——他注册的公司名称往往包括中国、中国、世界、全球,而且他还隶属于一些知名公司或IP,比如摩根大通、罗斯柴尔德家族和罗斯柴尔德莱斯。其中许多企业被登记机关认为不合适,被迫显示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
新京报最新报道显示,世界财富精英协会第一大股东毛耀森表示,他确实在BOSS直聘上发布过招聘信息,但属于正式招聘。他否认自己和公司参与“色情陷阱”招聘,并表示将召集多家媒体进行“澄清”报道。
此前卧底报道中,在“世界财富精英协会”招聘“中国劳斯莱斯俱乐部特别助理”时,记者以候选人身份发起沟通并互发微信,微信名称显示招聘者正是他。随后,添加记者微信的另一人“东哥”明确表示,自己是一名专门为客户寻找女孩的“猎头”。见到他介绍的“客户”后,他直接谈到了培育的话题,并做出了动作。
有知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毛耀森原名毛欧阳坤。新京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取了毛某的身份证信息,显示毛欧阳坤和毛耀森的身份证号码一致。此前,《南方人物周刊》也曾报道,其身份证上的名字就是毛欧阳坤。 1999年参加《镜花缘》时,他用了“毛昆”这个名字,2001年改名“欧阳昆”,以“奢侈品营销专家”的身份进入奢侈品行业。
▲《南方人物周刊》2018年1月3日发表的《演员欧阳坤的逆袭》网页截图
因此,所有这些信息都表明,毛耀森、毛欧阳坤、欧阳坤是同一个人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毛耀森有多重马甲。
而如果毛耀森不是别人,正是此前掌管世界奢侈品俱乐部的欧阳坤,那就意味着这位“马甲大师”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山寨、瓷器到涉嫌“拉皮条” ,构成了他的“商业路线”轨迹。
他的商业版图前半部分的关键词是“山寨”和“碰瓷”。
他掌舵的世界奢侈品俱乐部在官网自称是非营利组织,但此前多家媒体声称其实际上是营利性“山寨”组织,涉嫌多次欺诈。资料显示,2013年,北京市东城区工商局认定,世界奢侈品俱乐部商标注册证及注册地签名涉嫌造假。 2016年3月民政部公布的“山寨协会”名单中还包括世界奢侈品协会。
更多公开信息显示,世界奢侈品协会不仅靠造假赚钱,还涉嫌伪造欧阳坤自身学历——欧阳坤曾自称曾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不过,据媒体报道,香港中文大学在2013年回应称,从未有过这样的学生。
无论是公司信息和涉及的业务,还是他个人声称的学历,都充满了欺诈和山寨的味道。
而注册一堆名字中带有“中国、中国、世界、全球”字样的公司,并使用罗斯柴尔德这样的IP,也只是在规避法律——
他创办的中贸联(北京)国际酒类质量检测中心、环球地标(北京)房地产经济研究院、北京国家检验检疫世界建材质量认证中心、北京世界绿联国际食品质量认证中心等官方认为不恰当的名称容易与知名IP混淆,也容易被人们误认为是官方机构;
他的许多带有“摩根”字样的影视公司并不涉及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的业务;注册成立“河南绿色商检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绿色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有限公司”公司”、“河南省绿色企业信用评估有限公司”等与官方机构极为相似的公司,而“北京绿色环保产业协会”与同名官方机构的注册地点也不一致。
瓷器的背后,无疑存在着一种投机取巧、侥幸心理。
从这起事件来看,如果“世界财富精英协会”和通过诈骗赚钱的世界奢侈品协会是同一个人,那么他的恶行也延伸到了“拉皮条”领域。当然,毛耀森是否就是欧阳坤,是否涉嫌从事色情业务,还需要权威调查确认。
而如果他转型进入色情行业,那就不再只是一个跟班,而是涉嫌违法犯罪了。
“名义上是招助理,实则‘拉皮条’”,涉嫌诈骗,而“拉皮条”部分也涉嫌组织性交易。我国《刑法》明确了有组织卖淫的概念——通过招募、雇佣、引诱、住宿等手段聚集、控制多人从事卖淫活动的行为。据秘密调查报告显示,世界财富精英协会存在“招募女性进行性交易”的行为。
换句话说,如果毛耀森和欧阳坤是同一个人,那么他们的个人身份就发生了从“造假、欺骗、到‘拉皮条’”的“大转变”。
当然,如果这两个身份对应的是两个不同的人,那么参与“猎美”招聘的公司负责人的相关法律责任也应该被追究。
无论如何,正义的闭环必须尽快闭合,绝不能容忍行骗再换马甲“拉皮条”的恶劣行为。如果那些坑蒙拐骗的人被曝光后能够轻易摇身一变成为新的企业高层老板,开始拉皮条生意,那无异于对正义和法治的挑衅。
由此看来,犯罪者不遵循“武德”,但我们必须尊重法律。
既然媒体抛出了问题线索,我们希望该介入的势力尽快介入,责任也尽可能明确,不给那些违法犯罪分子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说白了,以法治的名义,必须允许越轨者依法处理。
□李哲(媒体人)